第二百壹十壹章 五年後的鹹陽,嬴政的霸氣
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長子 by 飛天楊哥
2024-2-8 18:27
鹹陽城!
幾年過去。
大秦的都城仍然屹立在東方大地,作為都城,也是整個大秦帝國的中心,最繁華的城邑。
隨著大秦的征伐,吞並小國,侵吞疆域,如今大秦國力的增長已經達到了曾經都難以想象的地步了。
在當今皇太子統兵之下。
如今大秦的疆域雖說還沒有遍及整個天下,但東至東瀛,西至羅馬,皆為秦土。
大秦的人口雖然沒有統計,但也即將接近兩億了。
而隨著大秦國力的蛻變,朝廷鼓勵炎黃族裔生育,大秦的人口也在迅速增長著。
看向大秦的都城。
幾年時間過去。
原本的鹹陽城已經變成了壹個內城,在內城外,竟然又多了百裏之地,建造了數不清的房屋。
大秦國力強盛,而且在對炎黃壹族施仁政,鼓勵經商下,再有淩駕於異族番邦之上,大秦的富裕百姓自然是增多了,這幾年也有許多的百姓遷移到了鹹陽。
隨著疆域各處人口的湧入,原本的鹹陽城已經呈現擁擠,所以當今始皇帝降旨,調遣三十萬徭役建造鹹陽外城。
而如今。
鹹陽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六十萬,並且還在迅速的增加著。
在後世,壹個城池有幾十萬人口並不算多,但是在這壹個時代,壹個城池有這麽多人,幾乎是獨有了。
皇宮!
秦王殿。
嬴政壹聲冕袍,威嚴的躲在皇位上,雙眼如炬,俯瞰著朝堂,聽著下面壹個個朝臣的啟奏。
隨著大秦的疆域變大,比之昔日中原大地都要大上了幾倍,政務也是日漸增多,若非嬴政現在有先天境的修為,根本難以處置如此多的政務。
不過。
這些對於嬴政而言也沒有任何的厭煩,反而是十分認真對待。
畢竟。
看著疆域增長,這對於嬴政而言是壹種成就,千秋萬古的功績,超越三皇五帝的威勢。
在歷史上。
嬴政可是事事親力親為,直到壹統了中原之後才懈怠下來,而如今直天下,征天下,他又怎會懈怠。
“啟奏陛下。”
“如今我大秦與西域,還有西域以西的疆域已經全部開辟,西域之物,我大秦之資,皆可入西境。”
“也正是如此,我大秦國庫方可如此源源不斷維持大軍征伐,後勤輜重從未中斷。”呂不韋站起來,恭敬啟奏道。
“如今我大秦主要是還是以運兵運糧馳道為先,至於之後商路的開辟,可暫緩。”
“另外,參與修建馳道,參與運糧運輜重的徭役,皆賞。”嬴政威聲說道。
從大秦修建壹條通往西境的馳道,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哪怕是以大秦在中原的力量也難以在短短幾年時間完成。
但是。
西域諸國,匈奴上百萬的勞力。
這些都是馳道修建成功的關鍵。
“老臣領旨。”呂不韋當即應道。
“啟奏陛下。”
“如今我大秦學宮已經開設三十六郡之地,從民間招募適齡人入學宮修習,如今已經取得了成果,為我大秦培養了不少人才。”
“臣覺得,太子殿下曾經提及過的科舉之制如今也是時候施行了。”鬼谷子站起來,恭敬啟奏道。
學宮落成,培養人才。
也正是有學宮的存在,讓大秦在這龐大的疆域下,也有許多人才能夠派往治理。
以趙玄所提的以夷制夷為本,再以大秦的人才官吏去坐鎮,在學宮之中有所長處的學子就可得到入朝廷效力的機會。
自學宮落成後,壹直都是如此。
但是能夠自學宮脫穎而出,入朝廷效力的便是只是少數,還有十之八九的學子不得其門為大秦效力。
科舉之制也是隨之由來。
這也是當初趙玄創建學宮後,又提出來的壹個甄選人才的制度。
“呵呵。”
嬴政笑了笑,道:“有關科舉之制,玄兒在親征西境之前就擬定好了。”
“只待時機壹到,就可實施。”
“既鬼谷愛卿開口,想必這就是玄兒所說的時機了。”嬴政笑道。
“敢問陛下。”
“不知太子所定科舉甄選人才之制,如何設考甄選?”鬼谷子當即嚴肅的問道。
“太子早就定下了。”
“科舉甄選人才,以考政務,二考兵策。”
“政務考卷就交由仲父去辦。”
“兵策考卷就交由尉卿去辦。”
“至於最終的科舉運籌就交由鬼谷愛卿。”
“我大秦三十六郡,以郡為基,所有大秦炎黃族裔有學識之士皆可報考,從三十六郡甄選後,再入都城總考,甄選人才。”嬴政笑著說道。
聽到這。
朝堂群臣都是面帶恍然之色。
“太子殿下大才。”
“以此科舉之法,定能夠為我大秦甄選諸多人才為我大秦效力。”
“如今我大秦疆域遼闊,必須以此科舉之法方可有足夠人才治理。”
滿朝文武紛紛稱贊道。
不過。
從嬴政的話裏,乃至於朝堂群臣的本能認知之中。
科舉之制。
是為大秦選拔人才的,也唯有炎黃壹族的百姓才有資格參與其中,至於其他藩屬國,那些被大秦攻占的異國疆土,他們是沒有資格的。
未來的大秦帝國,未來的大秦天下,壹切都是以炎黃為尊,炎黃為先,異族永遠不可能成為大秦的權勢層,無論那異族多麽有能力,也不可能。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讓每壹個大秦臣子銘記於心。
“如今,也不知太子統兵攻至何處了。”
“朕,也有四年多沒有看到太子了。”
嬴政臉上露出了壹抹思念,也毫無避諱的對著朝臣道。
“陛下。”
“太子本就不喜在朝堂處政,如今統兵征戰,擴我大秦疆域,開創我大秦炎黃萬古功業,這可是如了太子殿下的意了。”呂不韋笑著說道。
“是啊。”
“他在外面征戰,看著那異域風光,朕倒是困在了這皇宮之中,每日處置政務。”
“等以後天下歸壹,山河壹統,朕定要出巡西境,看看那西境大地的風光。”嬴政帶著幾分自我調侃的道。
聽到這話。
朝堂上的群臣也都面帶笑意。
在如今大秦帝國,或許也是開創了壹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情形。
始皇帝嬴政在位,正值於春秋鼎盛,可是他心中早就有想法將皇位傳給太子趙玄,可是趙玄卻根本不答應,因為他不想被繁瑣的政務給拖延了。
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作為太子還不願登臨上去,這也是壹件千古奇譚了。
不過。
大秦有兩大雄主,壹個出征在外,開疆擴土,掠奪資源,壹個處置國政,無論疆域有多遼闊,都被他輕易納入,輕易治理。
若不是這父子兩人,大秦根本不會有今日這強盛的局面。
就在這時。
“太孫駕到。”
大殿外。
壹個高呼聲忽然間響起。
滿朝文武的目光也都在這高呼聲後,看向了大殿外。
壹看去。
壹個身著華服,高大,面容俊逸的少年緩步走到了大殿內。
看到他的樣貌,與趙玄有著七八分的神似,完全是壹個模子刻出來的。
他,正是大秦的皇太孫,趙旭,也可以稱之為嬴旭。
作為皇族嫡子,大秦太孫,他身上所透出氣息貴不可言。
過去了這幾年。
如今趙玄的嫡子,大秦的皇太孫也長大了,到了昔日他爹入伍從軍的年齡,近十六歲了。
“參見皇太孫。”
看到趙旭來到,朝廷上的文武也不敢失禮,立刻躬身參拜。
在他們的目光之中,同樣帶著壹種對皇權的敬畏。
當然。
對於大秦的老臣而言,呂不韋,尉繚他們,看著這英武俊逸,氣質不凡的趙旭,他們眼中更多的還是壹種欣慰。
“如今我大秦是兩代雄主,天下子民皆知。”
“但是令天下人不知的是,皇太孫的能力也極為不凡,只要再增長壹些閱歷,見識,他必然會是大秦的又壹個後繼之君。”
呂不韋,鬼谷子等老臣心底暗暗的想到。
對於壹個王朝而言,擁有能力不俗的臣子是壹方面,但是最關鍵的還是高高在上的皇權執掌者。
如若是壹個昏君掌國,就算再大的國,也會被他給毀了。
在原本歷史上的秦二世就是壹個例子。
縱觀炎黃千古,輪敗家子能夠比得過胡亥者,幾乎沒有。
而如今。
歷史上讓大秦崩塌的秦二世也已經死了,當初行刺之事後,胡亥被發配到了北疆,淪為徭役,他壹個貴公子又怎能幹重活,最終就是勞累而死。
不過這並沒有讓嬴政有任何波瀾,壹個逆子而已。
對於嬴政而言,他有趙玄,有自己的孫兒,壹切就足夠了,其他的兒子都是陪忖罷了。
用後世的壹句話來說,就是這麽偏心。
壹個王朝而言,後繼之君極為重要。
壹個王朝能夠連續出現兩三個明君,就已經是極為難得了,但是對於大秦而言,或許真的是天眷。
在嬴政之前,奮六世之余烈,無壹昏庸之君。
再到嬴政,當真是千古壹帝。
如果說出現了嬴政就讓大秦的國運走到了盡頭,後繼之君難以維持,可是趙玄出現了,他的能力比千古壹帝的嬴政更強,不是在政務方面,而是在修煉,在仙武。
他以壹人之力帶領大秦開創了修煉時代。
未來。
大秦或許會出現仙神的存在,仙神強者。
而在趙玄之後,皇太孫趙旭,雖說在民間並沒有太大的聲望,可是朝堂文武卻清楚的知道,太孫自幼被始皇帝親自教導,再有鬼谷子相輔,當真不弱。
“旭兒,妳怎麽來了?”
看著自己孫兒來到,嬴政笑了笑,問道。
“回皇祖父。”
“剛剛孫兒收到了父君傳回的捷報,特來稟告皇祖父。”
趙旭走到了殿中,躬身壹拜。
“捷報?”
嬴政眉宇露出了壹抹期待。
“父君傳回捷報。”
“孔雀帝國已為我大秦所滅,其國境疆土成為我大秦疆域。”
“如今天下,已只剩下羅馬壹國。”
趙旭聲音帶著壹種震撼的道。
聞聲。
滿朝文武都是帶著激動之色,全部都是面帶笑容。
“彩。”
“彩。”
“太子殿下不愧為我大秦戰神,短短不到五年時間,自我大秦動兵,定西域,滅大夏,踏安息,如今孔雀也為我大秦所滅。”
“天下,真的將成就大秦天下。”
“天下之大,都將為我大秦疆域,皆為秦土。”
……
聽到這個消息,群臣皆是無比振奮的喝彩,大殿盡是歡呼。
天下壹統,天下歸壹。
真的到了那壹天,東至東海,西至羅馬,這廣袤無邊的山河大地都將是屬於大秦的。
大秦將主宰壹切,主宰萬族。
皇位上。
嬴政的臉上也是表現出了壹種難言的激動,整個眉宇都在顫動,這是激動所至。
“玄兒。”
“無愧我大秦太子,無愧朕的兒子。”
“彩。”
嬴政站起來,雙手展開,大笑著道。
“臣等恭賀皇帝陛下。”
滿朝文武都面帶激動,全部向著嬴政恭賀道。
“羅馬帝國。”
“天下最後壹國。”
“根據我大秦探子自羅馬得到的消息,這羅馬兵多將廣,兵力並不比我大秦少,人口也有我大秦炎黃壹族之多,其皇帝也是壹個明君,滅羅馬之戰,朕相信太子能夠勝之。”
“但……”
嬴政面帶嚴肅的掃視了朝堂壹眼:“戰場之上,必有傷亡,戰場形勢也是百變,大秦,必須做好壹切萬全準備,為這天下壹統之戰,劃上圓滿。”
“始皇帝聖明。”
滿朝文武也皆是嚴肅以待。
如今正值於壹統天下的關鍵,縱然興奮,但群臣也沒有自負自傲。
羅馬帝國作為雄踞於西境的壹個大國,大秦所攻滅的任何壹國之國力都無法與羅馬相媲。
正如歷史記載。
如今的羅馬帝國也是盛極壹時,甚至還動了東征大秦之心。
但是最終沒有找到大秦的存在,而是在孔雀,安息等國止步了。
但如今。
大秦卻如了那羅馬皇帝的願了。
秦攻西境,開啟真正壹統天下之路。
“羅馬疆域龐大,想要徹底攻占,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滅羅馬壹戰。”
“天下歸壹關鍵。”
“諸卿聽旨。”
“朕以皇帝之名,昭告天下,大秦不惜壹切代價滅羅馬,招募民間所有鐵匠,招募民間所有工匠,再從民間招募徭役五十萬。”
“發布募兵令,招募青壯三十萬,為預備兵卒,隨時開赴西境。”
“自西域以及西境之地,招募兵卒五十萬,為附庸之軍。”
“聖旨昭告,舉國戒嚴。”
“大秦三十六郡,大秦藩屬國,大秦西境疆域。”
“如若抗旨,夷滅全族。”
嬴政威聲喝道。
這壹聲。
不僅僅是在這大殿上響徹,更在大秦天下內,三十六郡守,西域藩屬國君王,鎮守藩屬國的將領耳邊響徹。
以氣運為聯系,傳聖旨。
如今王朝之境,氣運相連,也唯有嬴政父子能夠以氣運傳下聖旨詔諭。
自己兒子已經攻至羅馬了。
那他要傾覆壹切去助自己兒子壹臂之力,傾覆大秦之國力。
只為滅羅馬,統禦天下。
“臣等領旨。”
大秦疆域各處,眾多聽到嬴政聲音的臣子們朝著鹹陽壹拜。
而秦王殿內。
禦史拿著擬好的聖旨呈到了嬴政面前的桌上。
嬴政拿起傳國玉璽,蓋了下去,氣運光暈壹閃,聖旨成。
“皇祖父。”
“孫兒有壹事啟奏。”
這時。
趙旭躬身壹拜道。
“旭兒,妳有何事?”嬴政看著趙旭問道。
“羅馬將滅,天下將壹統。”
“這最後壹戰,孫兒想入戰場。”趙旭正色的道。
“旭兒。”
“戰場之上,刀光劍影,危機四伏,雖然朕對妳的實力很相信,但先天修為並非能夠完全自保。”
“妳可要想清楚。”嬴政嚴肅的道。
他自然明白自己孫兒想要去戰場可不是如同以前未曾變法前的秦國那些貴公子壹樣,坐在營帳中熬熬資歷,他的孫兒是想上戰場殺敵。
“身為大秦皇族,身為大秦太孫,身為我嬴姓兒郎,為大秦開疆擴土,振興大秦,此乃孫兒這壹身血脈該有的責任。”
趙旭壹臉嚴肅的回道,眼中盡是坦然無懼。
“說得好。”
“妳無愧朕的孫兒,無愧身上的嬴姓血脈。”
嬴政對著趙旭誇獎了壹句。
“皇祖父同意孫兒去西境了?”趙旭恭敬問道。
“去吧。”
“不要墮了我嬴姓的威名。”
嬴政壹揮手,當即道。
“謝皇祖父。”
趙旭激動的道。
……
羅馬與大秦邊境。
營帳綿延,自孔雀帝國,安息帝國各處的秦軍迅速向著這邊境之地而來,為進攻羅馬做準備。
同時。
在綿延的營帳外。
有著精銳的騎兵,步卒巡視,提防著壹切羅馬帝國的偷襲。
在這邊境主營之中。
大秦的四個上將軍除了王賁以外,其他三將帶著麾下的主將來到了營帳覲見。
“臣等參見殿下。”
眾將入營,恭敬向著主位上的趙玄壹拜。
“免禮,入座吧。”
趙玄對著眾將壹擺手。
這壹次。
便是大秦壹統天下之戰,趙玄調集了三個大營,兵力達到壹百二十萬,足夠了。
“滅了羅馬,天下歸壹,就可打開諸天之門了。”
趙玄心中暗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