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

韭菜東南生

歷史軍事

1642年,大明崇禎十五年壹月。 松山。 冬日的陽光冰冷的照射在山頂的皚皚白雪之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0章 百裏挑壹

崇禎十五年 by 韭菜東南生

2022-1-10 19:57

  為了爭奪晉級的機會,這三千人都瞪圓眼珠子,咬緊後槽牙,和自己的對手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有些人打得急了眼,竟然不顧規則下起了死手,若不是錦衣衛和武襄左衛維持著秩序,非鬧出人命不可。
  朱慈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打仗不是兒戲,上了戰場是要拼命的,來不得半點虛假!沒有膽氣沒有力量,連這種選拔也不敢打倒對手,那也就不用當兵了,當了也是送死的料。
  朱慈烺站在點將臺上,特別關註了張名振和他身邊兄弟的比賽成績。
  長跑時,張名振成績壹般,跑的並不算太快,只勉強達標,不過朱慈烺卻能看出他是在故意保存實力,以應對後面的三項,而他手下的十幾個兄弟們有壹半沒有達標,這顯然不是張名振的安排,而是實在跑不動。等到了第二項舉石鎖之時,張名振和他手下的兄弟們大發神威,全部達標,其中有壹個黑膛臉的漢子更是在達標之後又連續的舉了二十下,博得壹陣喝彩。
  現在進行的第三項,張名振和手下的那幫兄弟就更是輕松了,張名振只壹個照面,就將對方摔倒,其他兄弟也都是三拳兩腳就將對方放倒。
  朱慈烺微笑點頭,張名振手下的這十幾個兄弟身手了得,都是當“遊兵”也就是圓盾兵的好材料。
  最後壹項就是比站姿了。
  此時正是正午。
  三月中旬的太陽不如夏日毒辣,但卻也是熱力十足了。
  站在烈日下,挺胸擡頭,雙手貼身,壹動也不準動,堅持半個小時就算是達標。如果是動了,哪怕是挪了壹小步,也算是不合格。
  這壹輪考驗檢驗的這些年輕新兵的紀律性和忍耐力。五月的開封之戰就在眼前,留給朱慈烺的練兵時間並不多,紀律性和忍耐力不亞於纖夫的小夥兒,是他最滿意的兵源。
  也就是說,在個人武力和整體紀律之中,他更偏重後者多壹點,而在這四項考核中,軍姿的份量也是最重的,哪怕前三項都不合格,只要能壹動不動的站半個小時,朱慈烺也會破格將他收入京營。
  壹支有戰鬥力的部隊,必然是壹支紀律嚴明的部隊。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就算單兵的戰鬥力再強,也是壹群不經壹戰的烏合之眾。
  這壹項測試令所有人都不適應,包括張名振和他手下的十幾個兄弟在內。
  所有人都不明白,當兵打仗就行了,矗在這裏練木樁有什麽用?
  “挺胸擡頭向前看!手貼緊,腰要直,不許亂動!”監督的錦衣衛和武襄左衛大聲的重復著軍姿的動作要求。
  果然,測試進行了沒多久,就有些沒耐性的人堅持不住了,東搖西晃甚至是口出怨言。錦衣衛和武襄左衛毫不客氣將這些人從隊列之中揪出來,算是不合格了。
  張名振額頭冒汗,不但手下的兄弟,就是他自己也支持不住了,只感覺雙腿打顫,半個身子都麻了。
  壹共三千人,最後能堅持半小時的,連五百人都不夠。
  不管前三項成績如何,這五百人直接成為京營之兵。
  張名振和手下的十幾個兄弟,竟然沒壹人堅持到最後。張名振漲紅著臉,有點不忿,又有點慚愧,雖然沒有人宣布,但他卻知道皇太子正站在校場邊的點將臺上看著呢,原以為可以項項達標,再挑戰剩下的項目,壹鳴驚人,但沒想到折在了最後壹項“站木樁”上。
  唉,張名振心裏那個懊悔啊。
  “當!”
  壹聲鑼響,考核結束,聽見壹名中軍官大聲的宣布:“凡通過兩項測試之人皆有資格成為我京營之兵,通過三項者,可參加接下來的考核,通過者可成為京營的百戶、把總、千戶、甚至可以做京營的遊擊!”
  其實原本是四項全部通過才有資格參加軍職的競爭,但朱慈烺見張名振敗了壹陣,所以臨時調整了壹項——不止張名振,很多小夥兒都想要競爭軍官,聽到這個宣布,全場歡聲雷聲,畢竟通過軍姿考核的只有五百人,連五分之壹的人數都不到。
  不過眾小夥兒的歡呼,很快就寂靜了。
  因為參加後面考核的第壹步就是讀寫。
  幾張紙、壹支筆,解讀壹段《孫子兵法》裏的內容。
  這壹下眾人都傻了眼。
  現場人數雖多,但識字的卻沒有多少。
  這個時代文尊武卑,能識字的都去考秀才、參加科舉了,誰還會來京營當“丘八”?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站出來應試的只有壹百人不到。
  “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
  中軍官大聲朗讀了壹段《孫子兵法》,眾人不但要壹字不差的寫下來,而且要翻譯成白話文,講給眾人聽。
  這就更難了。
  有三分之壹的人交了白卷或者是錯卷。
  大明的國民基本知識教育還有很長的路還要走。
  對曾經寫出“十年橫海壹孤臣”的張名振來說,寫壹段孫子兵法根本不是問題,他刷刷而寫,寫完之後還頗為得意的吹了壹吹,等墨幹了才把答卷送出,不過他很快就後悔了,因為他竟然不是第壹個交卷的!
  第壹個交卷的是壹個相貌極其英俊的年輕人,二十五六歲的樣子,目如朗星,面如冠玉,唇角微微帶笑,穿著緊身的黑色衣衫,更顯出他身材英挺。咦?不但張名振,所有人都驚訝,因為這年輕人怎麽看怎麽像是壹個讀書人,既然是讀書人,又怎麽會來京營從軍?
  不理會眾人驚訝的眼神,年輕人第壹個完成了答卷,然後氣定神閑的站在了壹邊。
  和張名振不同,這個年輕人可是四項全部通過,連最難的軍姿都是站的壹動不動。
  張名振很懊惱,不過卻也沒有辦法,只能狠狠瞪了那年輕人壹眼,恨他搶了自己的頭狀。
  朱慈烺站在點將臺上,壹直關註兩個人,壹個張名振,另壹個就是這英俊的年輕人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